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云南不同海拔及利用模式下草地土壤质量分析

云南不同海拔及利用模式下草地土壤质量分析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摘  要:
【目的】探究云南不同海拔高度与利用模式间人工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利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进行肥力综合评定,从而针对性地对该地人工草地土壤进行改良,促进草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方法】在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选取两个海拔高度(2 000 m和2 400 m),每个海拔高度均以放牧和轮作的人工草地不同利用模式为处理,综合分析了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各理化指标,并利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土壤肥力评价,分析不同海拔及利用模式下草地土壤质量差异。【结果】2 000 m海拔处放牧草地土壤容重、pH和全钾含量显著(P<0.05)高于轮作草地,2 400 m海拔处轮作草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放牧草地;通过内梅罗综合指数法综合评定,轮作区土壤肥力系数高于放牧区,高海拔地区土壤肥力系数高于低海拔地区,土壤肥力等级均为中等;全钾和速效钾为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限制因素。【结论】在2 000~24 00 m海拔间,随着海拔梯度升高草地土壤肥力增强,同一海拔处轮作草地土壤肥力系数更高,采用“光叶紫花苕-青贮玉米-混播人工草地”的轮作模式可有效改善草地土壤肥力,促进草地可持续利用,也可以解决青干草供求矛盾,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关键词:草地;利用模式;海拔;土壤理化性质;

PDF下载 引用

所属期刊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3-4315

CN: 62-1055/S

相似文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