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长期不同施肥对南方黄泥田水稻子粒与土壤锌、硼、铜、铁、锰含量的影响

长期不同施肥对南方黄泥田水稻子粒与土壤锌、硼、铜、铁、锰含量的影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摘  要:
在福建黄泥田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的第26年,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子粒与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CK)相比,化肥+牛粪(NPKM)、化肥+秸秆还田(NPKS)及单施化肥(NPK)处理的水稻子粒Zn、B、Cu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尤以NPKM处理最为明显,三种微量元素含量分别提高14.3%、25.1%、465.2%,均达差异显著水平。NPKM与NPKS处理还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子粒Mn含量,但各施肥处理的子粒Fe含量均显著降低。各施肥处理尤其是NPKM与NPKS均显著提高了子粒微量元素吸收量。NPK处理的土壤有效B、Fe、Zn、Cu含量与CK相比均呈下降趋势,且有效Zn、Mn含量较试验前土壤分别降低了36.4%与24.6%,而NPKM与NPKS处理缓解了下降趋势,且NPKM处理的土壤有效Zn、B、Mn含量分别较CK提高46.6%、52.0%、43.0%,均达差异显著水平。土壤有机质与子粒B、Cu、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子粒必需氨基酸、粗蛋白与子粒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说明,长期化肥配施牛粪或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水稻子粒Zn、B、Cu等微量元素含量和产量,改善子粒营养品质,一定程度上又可缓解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的下降,是适合南方黄泥田的施肥模式。

关键词:长期施肥;黄泥田;水稻;微量元素;产量;子粒品质

PDF下载 引用

所属期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CN: 11-3996/S

相似文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