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雁门关地区紫花苜蓿种子生产关键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18(3),226-228

雁门关地区紫花苜蓿种子生产关键技术

陈燕妮;郑敏娜;梁秀芝;韩志顺;康佳惠;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摘  要:
苜蓿种子既是生产资料,又是建植草地的物质基础,没有优质的苜蓿种子,就没有现代化的苜蓿产业乃至现代化草业,苜蓿种子不论是在栽培草地建植,还是改良草地中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作者提出了山西北部雁门关地区紫花苜蓿种子的生产关键技术,为种植户提供参考,为建立紫花苜蓿种子高效生产体系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雁门关;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技术;

0

在长期的栽培发展中 , 紫花苜蓿 (Medicago sativa L.) 已成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主要栽培作物或饲 草 , 同时 , 此区域已成为我国苜蓿发展的重要区域和 优势产区 , 也已形成我国苜蓿产业带 , 苜蓿在北方农 牧交错带的农牧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苜 蓿种子既是生产资料 , 又是建植草地的物质基础 , 没 有优质的苜蓿种子 , 就没有现代化的苜蓿产业乃至现 代化草业 , 苜蓿种子不论是在栽培草地建植还是改良 草地中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山西省雁门关地区作 为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草食畜牧业发 展的优势区域 , 紫花苜蓿种植面积逐年提高 , 在本区 域的朔州 、 大同等地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紫花苜蓿优势 产业区 。 因此 , 根据我们多年从事牧草研究的生产试 验和实际经验 , 提出了山西北部雁门关地区紫花苜蓿 种子的生产关键技术 , 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 为建立紫 花苜蓿种子高效生产体系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

1 种子田的选择

1.1 气候

选择接近适合气候条件的地区进行种子生产 。 宜选择当地积温相对较高 、 无霜期长的地方进行苜 蓿种子生产 , 即选择积温 ≥2 800℃、 无霜期 ≥120 d 的区域种植 。

1.2 土壤

种子田要求地形开阔通风、 地势平坦、 土层深

厚、排水良好,具有良好团粒结构的中性砂质壤土。山区的苜蓿种子生产田最好置于阳坡或半阳坡上,坡度应<10°。

1.3 种子田的隔离与布局

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苜蓿种子田的距离为800~1 000 m;同一地块再生产苜蓿种子,时间隔离必须三年以上。 为有利于苜蓿的异花授粉,最好将苜蓿种子田布置于防护林带、灌丛及水库近旁。

2 播前准备

2.1 整地与施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秋深耕 , 耕深 20~25 cm。 结 合机械化秋耕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 15~30 m3 ; 对于 部分地区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土壤 , 每公顷施氮肥 60 kg、 磷肥 120 kg、 钾肥 130 kg 和硼砂 0.3~0.6 kg。 深耕后 的地块要进行精细耙耱镇压 , 做到上虚下实 , 深浅一 致 , 表土平整 。

2.2 品种选择

选择抗旱、 耐盐碱苜蓿品种是本区域种子田建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建议本区域选择较耐盐的中 苜1号、中 苜3号、甘 农3号、草 原3草、耐 盐 之星、巨能耐盐、巨能7号等紫花苜蓿。 以上各品种秋眠级为2~3级,生育期120 d左右,耐寒越冬能力强,综合抗病性强,适应性广,持久性好。

2.3 种子处理

种子在播种前要经过筛选 、 去杂 , 应达到 《 豆科 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分级 》 规定的一级种子标准 。 播种前晒种 3~5 d 或机械擦破种皮以提高出苗率 。 种 子进行根瘤菌接种处理 , 选用苜蓿专用的根瘤菌进行 拌种或包衣处理 , 或取老茬苜蓿耕作层 10~20 cm 湿 土 300~450 kg/hm 2 , 播种前结合整地均匀撒入土壤 。

3 播种

3.1 播前土壤处理

播种前使用除草剂对土壤做防除杂草的处理 杂草萌发前使用 48% 氟乐灵乳油 1.2~2.4 L/hm 2 或除 草通乳油 1.8~3.6 L/hm 2 , 加水配成药液喷于地表后立 即混土镇压 ; 杂草萌发后使用 10% 的草甘膦水剂 6~ 18 L/hm 2 加水配成药液喷于杂草茎叶 。

3.2 播种时间

春播在3~4月份,夏播在5~7月份。

3.3 播种方式

采用宽行条播 , 行距 45~60 cm, 株距 20~30 cm 播种深度 2~2.5 cm, 以便通风透光和增加个体营养 面积 , 并播后覆土镇压 。 在朔州市毛皂乡苜蓿种子生 产中发现 , 生长第 2 年的耐盐之星苜蓿的种子产量 行距 45 cm 的高于行距 65 cm 的 , 而且窄行苜蓿行 间杂草少 , 田间管理方便 , 结实期枝条不易倒伏 , 机 械收割损失少 , 因此 , 此区域较适宜的行距最宽不能 超过 60 cm。

3.4 播种量

由于苜蓿播种出苗时对水分需求较高 , 播种量 可适当增大 , 为每公顷播种量 5.0~11.5 kg, 但在田间 管理时必须间苗 。

4 田间管理

4.1 苗前破除板结

当种子出苗前土层有严重板结的情况 , 用缺口 耙或缺齿圆型镇压器轻度镇压或轻度灌溉破除 。

4.2 中耕除草

种子田中耕除草应比生产牧草田提前 , 齐苗后 进行第一次中耕 , 达到松土保墒 、 去除杂草 ; 第二次 中耕在苗高 10~15 cm、 形成 3~5 个真叶时即可进行 中耕 , 中耕要铲除垄间的杂草 , 时间要及时 , 不能影 响苜蓿幼苗生长 。 对成熟期相近 、 种子颗粒大小相 近 、 清选困难的杂草要随时拔除 。

4.3 除杂

4.3 在苜蓿田混杂的其他牧草 , 在辨认清楚后 , 要提 早拔除或挖出 。

4.4 追肥

苜蓿种子田进行追肥很重要, 可大大提高种子产量, 对苜蓿田施肥应以磷肥、 钾肥为主, 施磷肥(P2O5 )30~60 kg/hm2 ,钾肥(K2O)45~60 kg/hm2 ,化肥深施于8~10 cm, 施量要均匀; 氮肥可在生长早期适量施用。 在孕蕾期对氮肥需求增加, 可施氮肥45~75 kg/hm2

4.5 灌溉

灌溉方式喷灌 、 漫灌均可 。 苜蓿种子田应该干湿 交替 , 生长期的土壤含水量应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65%, 花后应降为 31%~40%, 种子成熟后期应该停止 灌溉 。 播种前 、 苗期 ( 返青期 )、 收割后和越冬前可视 土壤墒情灌水 。

4.6 化学除草

大面积的苜蓿种子田苗期使用化学除草剂:48%苯达松水剂1.5~3 L/hm2灭除阔叶和莎草科杂草;或选用5%咪唑乙烟酸进行防治,每公顷用量1.5 L,对水450 L喷雾处理,均匀喷施。

4.7 辅助授粉

在初花期引入苜蓿切叶蜂授粉,数量为3~5箱/hm2 ,利用苜蓿切叶蜂进行授粉。

5 种子收获与加工

5.1 种子收获

5.1.1 收获时间

当第1茬苜蓿的绿色荚果有2/3~ 3/4变为褐色、种子成为黄色时,苜蓿种子成熟,可以进行收割。

5.1.2 收获方式

用割草机或人工收获时, 选择无大风的晴朗天气,在露水未干的早晨或晚间收割。 将苜蓿割倒捆成捆,运回水泥晒场上呈“人”字形堆放、翻倒晾晒,自然风干到叶片水分含量达到12%~18%时可机械碾压脱下荚果,扬场去掉茎、枝、花、叶等碎末,把荚果和种子置于水泥晒场上反复碾压脱粒,过筛旋簸除去各种杂质。

5.1.3 收获后的田间管理

种子田收获后立即处理残茬,进行刈割、放牧等处理。 对植株密度过大的种子田,应在种子收获后进行疏枝处理。

5.2 种子加工 、 包装

5.2.1 种子干燥

脱粒后并经过粗选的种子要进行干燥,使种子含水量降到12%。选择晴朗天气晾晒,摊晒的种子厚度尽量薄,不能超过5 cm;同时要不断翻动,使上下种子晾晒均匀。

5.2.2 种子精选与包装

脱粒干燥后的种子 , 经过苜 蓿种子清选机械 , 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精选后 , 根据

种子质量 , 按原种 , 一 、 二 、 三级良种的纯净度 、 发芽 率规定的标准定级 , 最后分别入库保管 。

5.2.3 种子贮藏

将包装好的种子袋放置在木架上,保存在温度较低、干燥、避光、通风良好、无鼠害的仓库内。

参考文献

[1] 李向林 , 沈禹颖 , 万里强 . 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草牧业发展潜力 分析及政策建议 [J]. 中国工程科学 ,2016,18(1):94-105.

[2] 郑敏娜 , 李荫藩 , 梁秀芝 , 等 . 晋北地区引种苜蓿品种的灰色 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J]. 草地学报 ,2017,22(3):631-637.

[3] 乔炳印 . 浅谈紫花苜蓿种植与利用技术 [J]. 农村实用科技信 息 ,2013(4):22.

[4] 妥玉芳 , 马志宁 .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要点 [J]. 畜牧兽医杂志 , 2014(3):44.

[5] 孙启忠 , 玉柱 , 徐春城 . 我国苜蓿产业亟待振兴 [J]. 草业科学 , 2012,29(2):31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