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空间异质性视角下革命老区空间贫困特征及致贫因素分析 农业技术经济 2022 (4) 4-17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Spatial Poverty in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Heterogeneity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22 (4) 4-17

空间异质性视角下革命老区空间贫困特征及致贫因素分析

作  者:
程名望;李礼连;曾永明
单  位:
江西财经大学生态经济研究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空间异质性;空间贫困;贫困陷阱;革命老区;致贫因素
摘  要:
本文运用GIS技术分析江西革命老区空间贫困分异和集聚特征,并采用SLM模型和GWR模型探究其致贫因素的空间异质性问题.研究发现,从时间维度看,2011-2016年江西各地区的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且非革命老区、革命老区的非片区和片区的贫困程度和脱贫速度依次增加.从空间维度看,贫困主要以"高—高"模式集聚在片区,形成空间贫困陷阱;以"低—低"模式集聚在非片区,形成脱贫溢出效应.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片区、非片区及各县(市、区)致贫因素影响程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农村人均收入、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边际脱贫效应较高地区分别集中在革命老区的东南部、东部、东北部、中东部、南部,大部分属于片区;城乡收入比、中学教师负担学生数的边际致贫效应较高的地区分别集中在革命老区东北部和南部,绝大数属于非片区.
译  名: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Spatial Poverty in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Heterogeneity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8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1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