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大亚湾黑棘鲷的摄食习性 中国水产科学 2021 (8) 1041-1050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大亚湾黑棘鲷的摄食习性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 2021 (8) 1041-1050

大亚湾黑棘鲷的摄食习性

作  者:
郭家彤;王腾;陈得仿;刘永;全秋梅;王九江;李纯厚
单  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珠江口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关键词:
黑棘鲷;摄食习性;相对重要性指数;生态位宽度;
摘  要:
为了解黑棘鲷(Acanthopagrusschlegeli)在大亚湾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逐月在大亚湾采集黑棘鲷样本,分析黑棘鲷的食性组成、摄食强度、生态位宽度以及食性随季节和体长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大亚湾黑棘鲷饵料生物组成主要包括藤壶、鱼类、贝类、蟹类、虾类、星虫类、头足类、水生植物等8个类群,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IRI%)表明藤壶是最重要的饵料类群(IRI%为42.41%),其次依次是鱼类、贝类、蟹类、虾类、星虫类、头足类和水生植物。大亚湾黑棘鲷全年均有摄食,摄食强度随季节变化显著,其中胃饱满指数以春、冬季较高,夏、秋季较低;而空胃率则以夏季显著高于其他季节。不同季节食性差异明显,春季主要以藤壶为食,夏季主要以鱼类为食,秋季主要以贝类为食,冬季则主要以藤壶和鱼类为食,影响食性组成随着季节变化的主要因子为水温、食物资源的可获得性等;黑棘鲷体长越长,越倾向于摄食大个体饵料,摄食强度也越大,营养生态位宽度先宽后窄。本研究结果将为今后黑棘鲷的保护和人工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8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