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Feeding Preferences of 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 on Four Submerged Macrophytes
Journal of Hydroecology
2022,43
(3)
113-120
大鳍鱊对4种沉水植物的选择性摄食
作 者:
马路生;夏曼莉;于谨磊;关保华;陈非洲;刘正文
单 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生态学系与水生生物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大鳍鱊;轮叶黑藻;密刺苦草;穗花狐尾藻;金鱼藻;摄食选择性
摘 要:
有关杂食性鱼类对沉水植物的影响研究目前多集中在个体较大的种类(如鲤、鲫),对小型个体研究较少,小型杂食性鱼类主要以沉水植物为食,其对不同沉水植物的选择性摄食目前尚不清楚.通过受控实验研究了大鳍鱊(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对4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密刺苦草(Vallisneria denseserrulata)、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和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的选择性摄食,分析大鳍鱊对这些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大鳍鱊显著增加了水体营养盐浓度,降低了水体pH值(;2)大鳍鱊对穗花狐尾藻和金鱼藻具有较强的选择性,2种植物占鱼类肠含物的比例分别为75%和17%,大鳍鱊对密刺苦草的牧食较少(8%),内含物中未出现轮叶黑藻(;3)大鳍鱊显著抑制了穗花狐尾藻和金鱼藻的相对生长率(RGR),而对轮叶黑藻和密刺苦草的RGR有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大鳍鱊对不同沉水植物有明显的摄食选择性,其摄食活动可显著降低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大鳍鱊或者其他小型杂食性鱼类(如麦穗鱼和鲹等)可能会通过选择性摄食沉水植物的途径影响其群落结构和生物量,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在湖泊管理与生态修复中,需要关注此类小型杂食性鱼类的种群规模,将其控制在较低生物量水平.
译 名:
Feeding Preferences of 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 on Four Submerged Macrophytes
相似文章
-
大鳍鱊基于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遗传变异及生物地理过程 [朱玉蓉, 刘焕章] 水生生物学报 2006,30 (2) 13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