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长江中游宜昌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及水文影响条件 水生生物学报 2020 (5) 1055-1063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长江中游宜昌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及水文影响条件 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 2020 (5) 1055-1063

长江中游宜昌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及水文影响条件

作  者:
陈诚;黎明政;高欣;姜伟;刘焕章;段中华;曹文宣
单  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关键词:
三峡工程;四大家鱼;繁殖;漂流性卵;鱼类资源保护
摘  要:
为了解长江中游鱼类的早期资源现状, 2017年和2018年5-7月在长江干流宜都断面开展鱼类早期资源调查,采样网具包括弶网和圆锥网.调查期间共采集鱼卵21120粒和仔鱼2123尾.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鉴定鱼类5目9科37种.其中,鱼卵有29种,仔鱼有27种.2017年和2018年通过宜都断面的鱼卵径流量分别为124.45*10~8粒和101.07*10~8粒,优势种为四大家鱼和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仔鱼径流量分别为16.43*10~8尾和8.29*10~8尾,优势种为贝氏?和寡鳞飘鱼(Pseudolanbuca engraulis).根据发育期和流速分析,四大家鱼鱼卵来源于三峡大坝下游至宜都断面之间的产卵场,仔鱼来源于三峡大坝以上的产卵场.与2009-2010年相比, 2017-2018年通过宜都断面的鱼卵径流量增大了85.3%,尤其是四大家鱼的鱼卵径流量与2005-2012年相比增加了约13倍.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结果显示,流量和流量日变化对产漂流性鱼卵密度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2017-2018年仍有大量的鱼卵和仔鱼补充到长江中游江段.与历史数据相比,三峡大坝下游宜昌江段鱼类产卵规模有明显的增加,可能与长江中游四大家鱼亲鱼增殖放流和生态调度等保护措施的实施有关.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长江中游的鱼类资源,建议除了已经逐步实施的长江全面禁渔措施之外,还应恢复江湖连通,保护和修复长江中游河漫滩生境,继续开展重要经济鱼类亲本放流,以及开展生态调度.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0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