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小麦芒基因定位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1 (1) 102-114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小麦芒基因定位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2021 (1) 102-114

小麦芒基因定位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作  者:
李玲;刘盼;张蕾;张浩;贾继增;高丽锋
单  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芒;小麦660K SNP芯片;GWAS;RNA-seq;
摘  要:
芒是位于植物穗上的针状结构,广泛存在于禾本科作物水稻、小麦、高粱和大麦中,不同作物芒的结构存在差异。小麦中,芒对提高穗光合效率和产量、防鸟、抗虫及抗逆有重要作用。前人已经对抑制小麦芒发育的主要基因进行了定位和遗传分析,4个主效基因中仅有B1(Tipped1)基因被克隆。本研究基于人工群体云南3号和偃展1号BC3F6群体(YN3/YZ1)和自然群体,分析了芒与其他农艺性状的关系,发现芒对株高和产量性状有显著影响;用小麦660K SNP芯片扫描YN3/YZ1和自然群体,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显示小麦染色体5AL和6BL存在与芒性状显著相关的基因组区域,分别对应于小麦芒抑制基因B1和B2;长芒和顶芒近等基因系转录组分析发现,在6BL候选区间内有23个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将为进一步克隆B2基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1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