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贵州山地蓝莓挥发性成分测定与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24) 8305-8314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贵州山地蓝莓挥发性成分测定与分析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2021 (24) 8305-8314

贵州山地蓝莓挥发性成分测定与分析

作  者:
姚依林;周荧;段如雁;彭歌;聂飞
单  位:
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兔眼蓝莓;北高丛蓝莓;南高丛蓝莓;挥发性物质;气质联用;
摘  要:
为了探索蓝莓在贵州喀斯特山地栽培模式下的挥发性特征物质。本研究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SPME-GC-MS)对‘沃农’、‘绿宝石’、‘早蓝’和‘蓝丰’4个蓝莓品种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在4种蓝莓中共检测出77种挥发性有机物,在‘蓝丰’中检测出的最多,为51种,其次在‘绿宝石’中检测出45种,‘早蓝’为43种‘,沃农’中检出较少,为40种。‘蓝丰’中桉叶油醇和芳樟醇较多,二者合计占‘蓝丰’挥发性组分的63.22%;‘早蓝’中己醛、正己醇和2-已烯醛含量较多,且三者含量比较相近;在‘绿宝石’中,己醛、3-甲基丁酸乙酯和芳樟醇检出量较高,均在120μg/L以上;‘沃农’中检出的苯乙烯占其挥发性总成分的三分之一。贵州山地蓝莓有其独特的挥发性芳香物质,同时又有着一些共性挥发性成分。例如辛酸乙酯仅在‘早蓝’中检出,2-环己烯醇仅在‘绿宝石’中检出,‘沃农’中挥发物含量最高的为烯烃类物质,占比高达40.49%,这一点与其他三种蓝莓明显不同。‘蓝丰’挥发性成分主要以醇类物质最多,占比为65.77%,这一点与‘绿宝石’和‘早蓝’比较相似。四种蓝莓中酮类物质的百分含量较少,均在2%以下。呋喃类物质在‘绿宝石’中检测出较多,‘早蓝’中酯类物质含量较多。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8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