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不同沙棘品种在榆林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4) 52-58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不同沙棘品种在榆林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1 (34) 52-58

不同沙棘品种在榆林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作  者:
鲁客;朱国旭;史建国;柴乖强;狄龙;张高如;秦媛媛;段义忠
单  位:
榆林学院/陕西省矿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榆林学院/陕西省矿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榆林市林业产业开发中心
关键词:
榆林;沙棘;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生理指标;
摘  要:
研究旨在筛选适宜陕北榆林地区种植的优质沙棘种质资源,将‘实优一号’‘、深秋红’、中国沙棘、‘北欧一号’、‘无刺大果’5个沙棘品种引种到榆林地区,待生长初期结束,测定不同时期的农艺性状与生理指标,通过综合评价函数法和隶属函数法分别对不同沙棘品种的农艺性状与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引种至榆林地区的沙棘品种存活率以‘深秋红’两年生最高,达99.02%;通过农艺性状分析得出,移栽至榆林地区的5个沙棘品种在株高、冠幅及地径粗生长量上除中国沙棘外均有所增长;通过对比生理指标结果得出,5个沙棘品种各指标均有不同幅度的变化。移栽后除‘无刺大果’以外沙棘的丙二醛含量从初期到末期均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在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变化上,末期的‘无刺大果’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显著高于除中国沙棘外的品种(P<0.05);从过氧化物酶含量变化上可以看出,除‘实优一号’与‘无刺大果’外,其余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含量有所增加;在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上‘,实优一号’‘、无刺大果’的游离脯氨酸增长量最大,分别为24.6、23.65μg/g;在叶绿素含量比较中,‘北欧一号’与中国沙棘的叶绿素含量最高。通过存活率、农艺性状评价及抗旱性评价综合分析得出,两年生‘深秋红’是最适宜引种至陕北榆林地区的优质沙棘树种。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9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