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土粒表面电场对土壤团聚体破碎及溅蚀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7) 149-156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土粒表面电场对土壤团聚体破碎及溅蚀的影响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20 (7) 149-156

土粒表面电场对土壤团聚体破碎及溅蚀的影响

作  者:
刘婧芳;胡斐南;杨志花;马任甜;赵世伟
单  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侵蚀;降雨;土壤胶体;表面电位;电场强度
摘  要:
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其稳定性是评估土壤抗侵蚀能力的重要指标.土壤团聚体破碎是降雨溅蚀发生的关键一步.土粒表面电场对团聚体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必然也会深刻影响降雨溅蚀过程.该文以黄土母质发育的黄绵土和塿土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定量调控土粒表面电场,研究不同电场强度对团聚体破碎及溅蚀的影响.结果发现:1)随电解质浓度的降低,土粒表面电位升高,表面电场增大,黄绵土和塿土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减小,团聚体稳定性降低,降雨溅蚀量增大.2)电解质浓度小于10-2mol/L,黄绵土和塿土表面电位绝对值分别高于202.0和231.6 mV,此时团聚体稳定性和溅蚀量变化不明显,表明表面电位202.0和231.6 mV分别是影响黄绵土和塿土团聚体稳定性及溅蚀的关键电位.3)随着土粒表面电场的减弱,团聚体破碎后释放的<0.15 mm微团聚体含量减小,>0.25 mm大团聚体含量增加,团聚体倾向于破碎为更大粒级的团聚体.4)电场作用下团聚体的破碎特征对降雨溅蚀具有重要的影响,溅蚀量与团聚体破碎释放的<0.15 mm微团聚体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0.25 mm大团聚体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当降雨进入土壤后,对于干燥的土壤而言,土壤溶液电解质浓度被迅速稀释,土粒表面产生强大的电场,该电场通过影响团聚体破碎程度进而影响降雨溅蚀.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降雨溅蚀的科学认识,同时也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降雨溅蚀的人为调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9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