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34份黄秋葵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PBS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15) 5180-5188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34份黄秋葵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PBS分析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2021 (15) 5180-5188

34份黄秋葵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PBS分析

作  者:
张景荣;张聪;叶昌华;肖宇;刘玉珊;杨马进;韩菊兰;李臻;冯媛媛;卓明
单  位:
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成都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秋葵;iPBS标记;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
摘  要:
为了探讨黄秋葵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本研究利用引物结合位点扩增(inter-primer binding site,i PBS)标记对34份秋葵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显示,12条i PBS引物共扩增出122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05条,多态性比率为80.45%。运用Pop Gene 32软件计算得到34份种质资源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范围为1.650 9~1.989 9,平均值为1.907 4;Nei’s基因指数(H)范围为0.394 3~0.497 5,平均值为0.474 6;Shannon’s信息指数(I)范围为0.583 3~0.690 6,平均值为0.667 3;采用NTsys 2.10e软件计算得到34份秋葵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93 6~0.952 4之间;这些参数表明黄秋葵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遗传变异水平较高。基于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结果表明,以遗传相似系数0.76为阈值,可将34份黄秋葵种质材料划分为6个组(Ⅰ,Ⅱ,Ⅲ,Ⅳ,Ⅴ和Ⅵ),其中,在遗传相似系数大概为0.78处,Ⅱ类又可分为4个亚类有20份种质;各种质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完全一致,材料间存在交叉现象。研究结果表明,i PBS技术可用于黄秋葵种质的鉴别以及遗传多态性的研究。本研究为黄秋葵资源的有效利用、遗传育种中亲本组合选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1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