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播期密度互作对红小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寒旱农业科学 2022,53 (2) 32-38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Effects of Sowing Date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Yield and Agronomic Traits in Adzuki Bean Journal of Cold-Arid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2,53 (2) 32-38

播期密度互作对红小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作  者:
宋瑞军;王彩萍;侯小峰;成玉红;凌旭炜
单  位: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播期;密度;红小豆;产量;农艺性状
摘  要:
为探讨晋西生态区连作地春播红小豆栽培技术,以红小豆新品种汾小豆2号为材料,采用3个播期(主区)和5个密度(副区)的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对连作红小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播期下随播种密度的增加,红小豆株高呈增加趋势,而茎粗、主茎分枝、主茎节数均呈减少趋势,荚长和荚宽变化不大且没有规律.随着播期推迟,红小豆株高、茎粗、主茎分枝、主茎节数和荚长均以5月29日播期处理最高.相同播期下,随着密度增加红小豆产量构成因素除5月14日播种处理的百粒重外,其余产量构成因素均呈降低趋势.红小豆单株荚数、荚粒数、单株产量、百粒重均以5月29日播种的处理最高,且单株荚数、荚粒数和单株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播期处理.各作用因子对群体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播期×密度(F=2.304)>播期(F=0.93)>密度(F=0.51).利用播期X1、密度X2与产量Y的回归方程:Y=16575.6X1-74.9X2-1504.1X12-1.6X22+26.4X1X2-45229.6(R2=0.7665),得出连作最佳播期、密度组合,即播期为5月19日、种植密度为14.3万株/hm2时,红小豆产量最高,为1362.52 kg/hm2.
译  名:
Effects of Sowing Date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Yield and Agronomic Traits in Adzuki Bean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1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1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