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1992-2017年中亚五国农作物水足迹变化特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21 (2) 269-279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1992-2017年中亚五国农作物水足迹变化特征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21 (2) 269-279

1992-2017年中亚五国农作物水足迹变化特征

作  者:
马驰;杨中文;宋进喜;郝彩莲;夏瑞;贾蕊宁;陈焰;张晓娇
单  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室;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中亚五国;农作物;水足迹;绿水足迹;蓝水足迹;
摘  要:
本研究以中亚五国为研究区域,以农作物水足迹为评估手段,分析了1992—2017年间中亚五国农作物水足迹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揭示中亚五国农作物水足迹结构,厘清引起中亚五国水足迹变化的主要农作物的贡献。结果表明:1)中亚五国农作物水足迹时间变化特征明显,1992—2017年中亚五国农作物绿水足迹(-9.7×109 m3)和蓝水足迹(-5.6×109 m3)均趋于减少。中亚五国农作物水足迹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哈萨克斯坦农作物绿色水足迹最高(平均4.96×1010 m3),且远高于其他4国(平均3.6×109 m3),而蓝水足迹以乌兹别克斯坦最高(平均1.53×1010 m3)。农作物绿水足迹和蓝水足迹增长率最大的国家分别是土库曼斯坦(87.6%)和吉尔吉斯斯坦(32.3%);绿、蓝水足迹减少率最大的国家分别是哈萨克斯坦(-20.7%)和乌兹别克斯坦(-24.2%)。2)中亚地区农作物绿水足迹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蓝水足迹以粮食作物和油料纤维作物为主;而粮食作物水足迹结构中,主要以小麦、水稻和玉米为主,油料纤维作物水足迹结构中,主要以棉花为主。3)哈萨克斯坦作为绿水足迹减少最多的国家,大麦(51.6%)和小麦(28.2%)的贡献最大;乌兹别克斯坦作为蓝水足迹减少最多的国家,棉花(61.9%)贡献最大。通过开展中亚地区的农作物水足迹研究,发现中亚农作物水足迹整体呈下降趋势,厘清了中亚地区引起水足迹下降的主要农作物种类,相关成果可以为中亚地区的农作物优化种植和水资源节约提供支撑。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1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