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抚河源自然保护区鱼类群落结构及主要物种生长特征 水生生物学报 2020,44 (4) 829-837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FISH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GROWTH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UHEYUAN NATURE RESERVE, JIANGXI PROVINCE 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 2020,44 (4) 829-837

抚河源自然保护区鱼类群落结构及主要物种生长特征

作  者:
陈旭;刘雄军;孙威威;徐阳;杨丽敏;吴小平;欧阳珊
单  位: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
关键词:
抚河源自然保护区;鱼类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生长特征
摘  要:
基于2018年5月和7月对江西省抚河源自然保护区的鱼类资源调查数据,研究了该保护区鱼类群落结构及主要物种生长特征.结果显示,该保护区鱼类共有4目9科18属20种,其中鲤形目鱼类最多,占总种数的55%.优势种为侧条光唇鱼(Acrossocheilus parallens)、鲫(Carassius auratus)、宽鳍鱲(Zacco platypus).保护区主要以肉食性和杂食性、底层性、定居性鱼类为主.物种多样性分析显示,杨溪港鱼类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最高(H′=1.52;D=2.07),天井溪鱼类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最低(H′=0.84;D=0.99).主要鱼类的体长体重线性回归拟合方程式分析显示,侧条光唇鱼(b=2.903)、鲫(b=3.039)和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b=2.994)呈等速增长,银(Squalidus argentatus,b=2.459)和宽鳍鱲(b=3.398)呈异速增长.β多样性分析显示,杨溪港与桐斜河(βr=12.3)、横路河(βr=10.8)、天井溪(βr=11.6)间的生境差异较大,鱼类物种分化较大.相似性分析显示,洪水坑与桐斜河(Cj=0.09)、天井溪(Cj=0.13)、胡洋溪(Cj=0.14)间的鱼类物种组成相似性较低.研究结果补充了保护区鱼类群落结构和主要鱼类生长特征的基础资料,为抚河源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译  名:
FISH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GROWTH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UHEYUAN NATURE RESERVE, JIANGXI PROVINCE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9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