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粤北针阔混交林不同器官碳氮磷钾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2) 149-157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粤北针阔混交林不同器官碳氮磷钾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Forest Research 2021 (2) 149-157

粤北针阔混交林不同器官碳氮磷钾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作  者:
张天霖;邱治军;吴仲民;陈志红;胡辉;周光益;赵厚本;李兆佳;蔡章林
单  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关键词:
养分元素;生态化学计量;森林生态系统;环境适应策略;
摘  要:
[目的 ]为充分了解粤北地区针阔叶混交林碳(C)、氮(N)、磷(P)、钾(K)元素在树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格局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期揭示粤北地区南亚热带针阔混交林中树木不同器官的养分平衡机理及环境适应机制,为合理经营管理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广东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木荷、南酸枣、米槠、杉木、马尾松5个主要树种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不同树种枝、叶、根、干的养分元素含量、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C、N、P、K含量和计量比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5个树种不同器官的N、P、K元素含量均表现为叶最高,干最低,根、枝居中;5个树种不同器官的C:N、C:P、C:K均表现为干最高,叶最低,根、枝居中。5个树种叶的平均C、N、P、K含量分别为512.04、14.29、0.74、10.30 mg·g-1,且叶的N、P、K含量与其他器官存在显著差异(P <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树木具有复杂的内在协调机制。[结论 ]粤北针阔混交林树种不同器官的C含量较高,但N、P、K元素较缺乏,树木生长主要受P限制;米槠、南酸枣、杉木具有较高的P利用能力,且南酸枣具有更合理的养分分配格局,有利于在群落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4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