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黄泛沙地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特征 水土保持研究 2022 (3) 25-30,37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黄泛沙地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特征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22 (3) 25-30,37

黄泛沙地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特征

作  者:
潘嘉琛;刘超;董智;吴其聪;李红丽;李耀斌;张美玲;杨子晋
单  位:
山东省东明县林业局;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泰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山东省国有东明林场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碳储量;黄泛沙地;
摘  要:
为明确黄泛沙地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以山东省国有东明林场3 a, 5 a, 8 a, 10 a生杨树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室内试验与湿筛法分析了土壤团聚体组成与稳定性,并分析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储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团聚体分布均以大团聚体(>0.25 mm)为主,在表层土层(0—20 cm)中,随林龄的增加,大团聚体含量呈先显著降低后增加再略减的趋势;而在20—40 cm土层中,土壤大团聚体含量为5 a>8 a>3 a>10 a;在40—60 cm土层无显著差异;(2)在0—20 cm土层中,有机碳含量表现为3 a>5 a>10 a>8 a;在20—60 cm土层,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且无显著差异。土壤稳定性与团聚体的形成和有机碳密切相关,有机碳含量与GM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3)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有机碳储量均呈现一定程度表聚性,在0—20 cm各林龄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59.17%~74.26%。在3 a到5 a阶段由于土壤淋溶作用,可能导致有机碳储量发生转移,从表层土层(0—20 cm)向底层土层(20—60 cm)转移,而在8 a到10 a阶段,有机碳储量从底层土层向表层土层发生转移。研究结果为揭示黄泛沙地杨树人工林土壤团聚结构形成与有机碳提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3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