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大菱鲆源杀鱼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毒力和耐药基因检测分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6) 922-932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大菱鲆源杀鱼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毒力和耐药基因检测分析 Journal of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2022 (6) 922-932

大菱鲆源杀鱼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毒力和耐药基因检测分析

作  者:
黄华;于广磊;王力勇;高雁;张岚;孙佰鸣;庄焱文;王鹤
单  位:
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菱鲆;杀鱼爱德华氏菌;分离鉴定;毒力基因;耐药基因
摘  要:
为探究2019年山东省烟台市某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养殖场出现的以腹水、体表及内脏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发病原因,通过平板划线法从患病濒死大菱鲆(体质量为350 g±5 g)肝、肾、脾和心等组织中分离获得1株优势菌,采用形态学观察,16S rRNA、gyrB基因和rpoB基因序列分析,PCR特异性引物扩增,以及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等方法对优势菌进行鉴定,检测其毒力基因、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并采用纸片扩增法(K-B)检测分离株对10类23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从患病鱼分离获得的菌株,生理生化特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赖氨酸、鸟氨酸和葡萄糖产酸等试验呈阳性,枸橼酸、精氨酸、蔗糖、甘露醇、苦杏仁苷、尿素、硝酸盐还原和氧化酶等试验呈阴性;经16S rRNA、gyrB基因、rpoB基因序列比对,以及爱德华氏菌特异性引物扩增等鉴定,确定其为杀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piscicida;该菌的毒力基因型为fimA+-fimB+-fimC+-fimD+-esrB+-mukF+-katB+-sodB+-citC+-gadB+,耐药基因型为TEM+-ant(3″)-Ⅰ+-tet(A)+-mcr-1+-Sul2+-Sul3--oqxA-;将分离菌株制备成7.8×1010、7.8×10~9、7.8×10~8、7.8×10~7 CFU/mL 4个浓度的菌悬液,腹腔注射健康大菱鲆,得到菌株对受试鱼的半致死浓度(LD50)为1.2×10~8 CFU/mL;药敏试验显示,该菌株对磺胺类2种、多肽类2种和利福霉素类1种在内的5种抗生素类药物耐药;对β-内酰胺类5种、氨基糖苷类3种、喹诺酮类5种、大环内酯类1种、氯霉素类1种、四环素类2种和呋喃类1种在内的18种抗生素敏感。研究表明,本试验首次从大菱鲆上检出携带5种耐药基因的杀鱼爱德华氏菌,本研究结果为鱼源耐药性杀鱼爱德华氏菌的分子特性、致病机理和药物防治等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8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