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乌拉特荒漠草原红砂生物量预测模型 干旱区研究 2020 (2) 462-469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乌拉特荒漠草原红砂生物量预测模型 Arid Zone Research 2020 (2) 462-469

乌拉特荒漠草原红砂生物量预测模型

作  者:
李香云;岳平;程欢;郭新新;赵生龙;张森溪;王少昆;左小安
单  位:
关键词:
荒漠草原;红砂;生物量;预测模型;乌拉特;内蒙古
摘  要:
红砂(Reaumuria soogorica)是一种广泛分布在中国半荒漠地区的多年生半灌木,是干旱荒漠区分布最广的植物种之一,具有固沙、固土的优良特性.其生物量估算对评价荒漠草原红砂的生态功能和荒漠草原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红砂生物量模型是估测红砂生物量的重要方法之一.本研究采用全挖法,以乌拉特荒漠草原优势种之一红砂为研究对象,基于对红砂地上、地下和整株生物量及株高(H)、冠幅(C)、基径(D)等的测定,通过数理统计的回归分析方法,利用相关生长模型(幂函数W=aXb),分别构建了地上部分(W1)、地下部分(W2)和全株生物量(W)的预测模型.通过对比判别系数R2的大小,挑选最佳生物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①以冠幅(C)为指标的估测模型W1=0. 555*C1. 867(R2=0. 866)能较好地反映红砂单株地上生物量累计特征.②以复合因子基径*基径*株高(D2H)为指标的估测模型W2=2. 259*(D2H)0. 762(R2=0. 769)能较好地反映红砂单株地下生物量累计特征.③以复合因子基径*基径*株高(D2H)为指标的估测模型W=7. 057*(D2H)0. 813(R2=0. 859)能较好地反映红砂总生物量的累计特征.利用此类方法建立的生物量模型,精度高,简便易行,为评价乌拉特荒漠草原红砂的生态功能和准确测定其生物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7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