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中华倒刺鲃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检测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2 (2) 208-213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中华倒刺鲃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检测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 2022 (2) 208-213

中华倒刺鲃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检测

作  者:
高金伟;田兴;谢敏;李绍明;袁希平;邓时铭;宋锐
单  位:
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中华倒刺鲃;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耐药性;
摘  要:
为明确湖南某养殖基地中华倒刺鲃大量死亡的原因,本研究采用常规方法从患病中华倒刺鲃肝脏、肾脏和脾脏等组织及腹水中分离出一株优势菌AH32,并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利用K-B法检测菌株AH32对30种药物的耐药性;利用PCR分析该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及检测该菌携带的毒力基因;通过动物人工感染实验分析菌株致病性。结果显示,AH32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AH32株对葡萄糖、麦芽糖、七叶苷等反应均为阳性,对乳糖、尿素、蜜二糖等反应均为阴性;16S rRNA基因序列与嗜水气单胞菌ATCC7966的同源性为99.78%。综合菌株理化和分子特征,确定该分离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表明,AH32株的序列型为ST251。药敏试验显示该分离菌对复方新诺明、氟苯尼考等19种抗菌药物敏感,对链霉素、呋喃唑酮、氨苄西林等11种抗菌药物中度敏感或耐药。经鉴定,该菌株的毒力基因型为alt+aer-aha+ahp+lip+ela+。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AH32株对中华倒刺鲃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人工感染实验鱼的临床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相同,且从实验中华倒刺鲃的肝脏、肾脏、脾脏和腹水中可重新分离到该嗜水气单胞菌。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嗜水气单胞菌对中华倒刺鲃具有致病性,可选用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和多西环素防治该菌的感染,为中华倒刺鲃的病害防治和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3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