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猪沙门氏菌病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及防治进展 猪业科学 2009,26 (12) 24-28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猪沙门氏菌病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及防治进展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09,26 (12) 24-28

猪沙门氏菌病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及防治进展

作  者:
刘芹防;崔尚金
单  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猪传染病研究室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及防治
摘  要:
沙门氏菌为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成员,具有约2500多种血清型。猪沙门氏菌病又称猪副伤寒(Paratyphoidof pigs),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感染引起的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急性经过为败血症,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有时可发生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在猪副伤寒的病例中,各国分离的沙门氏菌的血清型也十分复杂,其中主要致病菌为猪霍乱沙门氏菌(S.Cholerae suis)、猪伤寒沙门氏菌(S.tynhi-suis)。另外,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都伯林沙门氏菌(S.dublin)和肠炎沙门氏菌(S.enteritidis)等也常引起本病。沙门氏菌在自然界中十分普遍,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对家养畜禽健康、人类公共安全、食品安全都具有严重的影响。由于沙门氏菌属中的许多血清型对人、各种家畜和家禽以及其它动物有致病性,而猪也可感染多个血清型,除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外,很少有其他血清型能引起临床发病,但这些对猪非致病性的血清型可造成猪肉产品的感染。因此,它在公共卫生上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中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沙门氏菌对养猪业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而且沙门氏菌本身就极易产生抗药性,加上生产中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沙门氏菌耐药性不断增强,耐药谱扩大,加大了对此病原的预防与治疗的难度。本文就猪沙门氏菌病的最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猪沙门氏菌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8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