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基于空间效率与游憩需求匹配的城市小微绿地布局优化研究-以十堰市主城区为例 园林 2022,39 (5) 11-19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Research on Layout Optimization of Urban Micro Green Space Based on the Matching of Space Effciency and Recreational Demand:A Case Study on the Main Urban Area of Shiyan City Garden 2022,39 (5) 11-19

基于空间效率与游憩需求匹配的城市小微绿地布局优化研究-以十堰市主城区为例

作  者:
王云才;卢星昊;陈照方;盛硕
单  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小微绿地;空间效率;游憩需求;布局优化;聚类模型;位置分配模型;十堰市
摘  要:
当下以扩张为主要形式的城市化进程加剧了人地矛盾,这一问题在建设用地困难的城市中尤为突出,小微绿地可以在有限建设面积下填补服务盲点,提供高效的游憩服务.十堰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上重要的山地城市,绿地建设受诸多因素限制.本研究从场地可达性、空间服务效率与空间使用效率三个维度构建小微绿地空间效率测度体系,以地块为研究单元,对十堰市小微绿地空间效率进行测度.基于空间效率与游憩需求的匹配结果识别需求点,从碎片化的绿斑与"退二进三"的工业用地中选取潜在小微绿地建设点,以实现最大覆盖范围为目标,综合运用K-Means模型与LA位置分配模型,针对现状"低效率—高需求"地块进行小微绿地选址与布局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在十堰市现状有限小微绿地的覆盖范围下,低效率与较低效率地块数量分别占总数的19.1%与20.2%,大量的服务盲区更是造成了绿地的供需失调;(2)63.45%的地块处于低效率与高需求的矛盾状态,居民的游憩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研究通过模型优化,在保持现有绿地布局的基础上,新增113处小微绿地,实现最大范围覆盖城市需求点.对比优化前后的结果表明:(1)空间效率方面,低空间效率地块由46块减少至29块,较高空间效率地块由59块增至138块,高空间效率地块由31块增至101块;(2)空间效率与游憩需求匹配方面,低效率—高需求地块的数量占比由63.45%减少至17.73%,达到预设目标,优化后的布局提升了居民享有小微绿地游憩服务的机会.
译  名:
Research on Layout Optimization of Urban Micro Green Space Based on the Matching of Space Effciency and Recreational Demand:A Case Study on the Main Urban Area of Shiyan City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26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