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亮斑扁角水虻幼虫代替豆粕对北京鸭生长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24,36 (8) 1764-1772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亮斑扁角水虻幼虫代替豆粕对北京鸭生长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Acta Agriculturae Zhejiangensis 2024,36 (8) 1764-1772

亮斑扁角水虻幼虫代替豆粕对北京鸭生长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  者:
高国际;龙玲;宋晓云;李彦彤;刘高强;丁功涛
单  位:
西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兰州工业研究院;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亮斑扁角水虻幼虫;北京鸭;蛋白饲料;生长发育;血清生化指标
摘  要:
选取150只1日龄的北京鸭,将其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其常规饲料中添加0、10%和30%的干亮斑扁角水虻幼虫(BSFL),利用等氮等能的标准,根据蛋白能量差减去相应的豆粕含量配制BSFL蛋白饲料进行饲喂(依次简记为CK、T1、T2组),42 d后测定其生长性能、屠宰性状、脏器系数、肉质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各组北京鸭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肉比、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腹脂率、腿肌率、胸肌率均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T1、T2组北京鸭的脾(脏)系数显著(P<0.05)提高0.01百分点,T1组肾脏系数显著提高0.08百分点,但心、肝、肺的脏器系数无显著差异。T1组北京鸭的胸肌黄度(b*)值较CK显著降低,但3组的其余肉质性状检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T1组北京鸭的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分别较CK显著降低22.02%、21.42%,但3组北京鸭的其余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T1组北京鸭血清的补体C3、补体C4、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均显著升高,T2组北京鸭血清中的sIgA、IL-2和C3含量显著升高。总的来看,用10%或30%的BSFL代替豆粕作为家禽饲料的蛋白质对北京鸭进行饲喂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6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