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长期秸秆还田对旱地玉米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4) 8-13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长期秸秆还田对旱地玉米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2 (34) 8-13

长期秸秆还田对旱地玉米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作  者:
胡雪纯;解文艳;马晓楠;周怀平;杨振兴;刘志平
单  位: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长期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方式;土壤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玉米
摘  要:
以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长期玉米种植区褐土为研究对象,探讨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以期为北方旱地褐土培肥、提高土壤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基于连续30年(1992—2021年)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按照等碳量秸秆还田,设置4个处理[秸秆覆盖还田(SM)、秸秆粉碎直接还田(SC)、秸秆过腹还田(CM)、秸秆不还田(CK)]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CM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较SM、SC显著提高了29.23%、35.72%。(2)CM处理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较CK显著提高了77.72%,且与SM、SC差异显著;SM、SC、CM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26.39%、43.51%、70.83%;SM、SC、CM处理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4.32%、31.47%、60.00%。(3)SM、SC、CM、CK间的土壤活性有机碳效率无显著差异,SC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有效率和可溶性有机碳有效率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28.04%、17.10%,SM处理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有效率较CK显著降低了11.48%,CM对于土壤碳素效率无明显提升效果。(4)CM处理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较SM、SC显著增加了138.89%、72.32%。秸秆过腹还田能够显著提高北方旱地褐土肥力,增加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改善土壤质量,是最优的还田方式。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22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