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两类典型荒漠生物结皮覆盖土壤碳通量月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水土保持研究 2021 (6) 153-161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两类典型荒漠生物结皮覆盖土壤碳通量月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21 (6) 153-161

两类典型荒漠生物结皮覆盖土壤碳通量月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作  者:
韦应欣;周利军;卜崇峰;骆汉;鞠孟辰;王春;李亚红;郭琦;李炳垠
单  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河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藓结皮;藻结皮;土壤碳通量;月变化特征;环境因子;
摘  要:
为明确荒漠生态系统生物结皮覆盖土壤碳通量的月变化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以裸沙作为对照,原位动态(生长期,6—11月)观测毛乌素沙地藓结皮(M)、藻结皮(AL)覆盖土壤的呼吸速率(DR)和净碳通量(NCF),并计算得到光合速率(Pn),同步记录相应环境指标数据。结果表明:(1)两类结皮DR与Pn均先升后降,DR在8月达峰值[M,AL分别为1.96,1.66μmol/(m2·s)],Pn在9月达峰值[M,AL分别为2.75,1.39μmol/(m2·s)];NCF先升后降再升,7月达峰值[M,AL分别为1.38,1.43μmol/(m2·s)],9月达谷值[M,AL分别为-1.24,-0.18μmol/(m2·s)]。(2) 2,5,10 cm土壤温度与2,5 cm土壤含水量是藓结皮覆盖土壤碳通量关键影响因子,2,5,10 cm土壤温度、光照强度、近地表空气湿度是影响藻结皮覆盖土壤碳通量的关键影响因子。(3)藓结皮净碳固定土壤水分阈值(8.9%)低于藻结皮(11.4%),温度阈值(13.5℃)高于藻结皮(7.3℃)。以上结果表明,藓结皮与藻结皮覆盖土壤碳通量的月变化相似,但关键影响因子不同,在未来气候变化引起的增温减雨的背景下,藻结皮碳损失风险高于藓结皮。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1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