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不同中华鳖养殖模式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及水环境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2022,50 (9) 96-99,170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Water Environment Evaluation in Different Culture Modes of Pelodiscus sinensis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2,50 (9) 96-99,170

不同中华鳖养殖模式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及水环境评价

作  者:
侯德昌;张莹莹;魏文志
单  位: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中华鳖;浮游植物;功能群;水环境
摘  要:
为探究不同中华鳖养殖模式中水环境的状况,对不同中华鳖养殖模式的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和水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为中华鳖的养殖生产和尾水处理提供指导.通过逐月检测中华鳖高密度养殖、生态养殖、莲鳖套养、菱鳖套养4种养殖模式的水质指标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结果显示,莲鳖套养模式中透明度(SD)最高(P<0.05),高密度养殖模式亚硝酸氮(NO2--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Mn)和叶绿素a(Chl a)最高(P<0.05),菱鳖套养模式氨氮(NH4+-N)、总氮(TN)最高(P<0.05),RDA分析显示影响浮游植物功能群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Chl a、TP、SD、CODMn、DO.4种中华鳖养殖模式共检测出9个门54属浮游植物,浮游植物的丰度为高密度养殖>生态养殖>莲鳖套养>菱鳖套养,在4种养殖模式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相同的趋势,莲鳖套养和生态养殖优于高密度养殖和菱鳖套养模式,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高密度养殖为S1、M和P,生态养殖为Lo、J和Y,莲鳖套养为Y、J和W1,菱鳖套养为Lo和J,表明生态养殖和莲鳖套养水环境状况较好,高密度养殖最差.
译  名: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Water Environment Evaluation in Different Culture Modes of Pelodiscus sinensis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3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