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蓝绿开放空间社会介质属性评价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48 (6) 193-200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蓝绿开放空间社会介质属性评价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2024,48 (6) 193-20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蓝绿开放空间社会介质属性评价

作  者:
徐海顺;钱宸;秦雪
单  位: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关键词:
蓝绿开放空间;BP神经网络;社会介质;属性评价;南京市
摘  要:
【目的】通过对城市蓝绿开放空间中使用者使用需求和活动方式的分析,识别城市蓝绿开放空间服务于人的社会介质属性,科学构建评价体系,为丰富“人-蓝绿开放空间-社会”关系的研究及相应管理规划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分析、网络数据抓取及实地调查,从蓝绿开放空间作为城市社会介质的视角出发,构建城市蓝绿开放空间社会介质属性评价模型,并以南京市的3个城市公园为例,运用BP神经网络进行模型验证及指标权重定量分析。【结果】基于样本构建的评价模型包含4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空间本底、连接类型、参与方式和空间意义,空间本底(权重0.440)是评价社会介质水平的关键要素;二级指标中影响较大的是自然支持水平(权重0.157),其次是基础设施完善度(权重0.127)、微气候舒适度(权重0.125)和地方认同(权重0.121),其余参数的影响相对较小。分析认为,空间本底质量是吸引使用者进行社会活动的基础,“人-蓝绿开放空间-社会”的亲近关系有助于提升空间的社会介质水平。【结论】采用BP神经网络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学习,能够实现对城市蓝绿开放空间社会介质属性的评价。将社会学与风景园林领域理论与实践相耦合,从人与空间关系的角度出发,可为城市蓝绿开放空间社会效益的识别与评价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0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