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白皮松EST-SSR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1 (7) 1-11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白皮松EST-SSR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21 (7) 1-11

白皮松EST-SSR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作  者:
杨雄;杨宁;袁启华;赵贵娟;李国雷;贾黎明;陈仲
单  位: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迪庆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温泉苗圃
关键词:
白皮松;EST-SSR;引物开发;遗传多样性评价;群体遗传结构;
摘  要:
【目的】白皮松作为我国濒危的乡土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园林观赏价值,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白皮松种质资源,本研究基于EST-SSR标记对北京地区3个不同种源地的白皮松群体遗传多样性开展评价。【方法】以白皮松转录组数据为依据,对其微卫星位点进行筛选并设计合成了96对引物,并对北京温泉苗圃栽培收集的3个不同种源地(北京、山东、山西)的白皮松群体,共60个植株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对其群体内与群体间的遗传结构进行评价。【结果】96对引物中共筛选获得了5对多态性引物,其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多态性信息含量和等位基因位点个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203~0.433、0.211~0.530、0.187~0.484和2~5。3个白皮松样本群体中等位基因数量、有效等位基因数量、香农信息指数、观察杂合度和固定指数变化范围为2.400~3.000、1.516~1.761、0.484~0.606、0.295~0.362和-0.075~0.081,平均值分别为2.677、1.632、0.560、0.333和-0.007。遗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变化范围分别为0.021 6~0.115 3和1.399 6~11.340 0,平均值分别为0.090 2和2.521 2。AMOVA分析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群体间差异较小,仅占据11%。【结论】本研究共获得了5对多态性的白皮松EST-SSR引物,可用于后续白皮松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北京温泉苗圃栽培收集的3个不同种源地的白皮松群体分析结果表明,当地现有收集的白皮松种源群体遗传相似度较高,在未来种质资源保存和苗木繁育工作中应考虑增加其他种源地的白皮松群体。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0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