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和TOPSIS模型的间作模式评价
相似文章
-
茶树-绿豆/大豆间作对茶园土壤和茶叶品质的影响 [段玉, 邢弘擎, 刘国栋, 王婷, 刘乐峰, 朱旭君, 钟增涛, 房婉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2,45 (3) 511-520
-
不同间作方式对谷子间作大豆群体结构的影响 [陈宇, 袁宏安, 韩芳, 郑太波, 张强, 王海龙] 湖北农业科学 2021,60 (24) 37-40,69
-
陕北地区谷子大豆间作种植模式研究与效益分析 [张明君, 杜娟, 张强, 何小霞, 梁福琴, 邹亚亚, 王波, 邓长芳, 李得孝] 陕西农业科学 2021 (12) 25-31
-
薄壳山核桃林农间种幼龄效益 [翟敏, 张楠, 李晓储, 张勇, 宣继萍, 程文超] 林业科技通讯 2022 (3) 77-80
-
禾本科-豆科间作模式中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的研究进展 [俞霞, 肖世豪, 李淑娟, 杨文亭, 黄国勤] 生态学杂志 2021 (8) 2601-2609
-
栗茶间作模式对茶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 中国茶叶 2007,029 (006) 44
-
秃杉幼林不同间作模式的林木生长和经济效益分析 [蒙跃环, 覃祚玉, 何斌, 廖倩苑, 李远航, 舒凡, 卢万鹏] 西部林业科学 2015 (3) 133-137
-
马铃薯间作蚕豆的边行效应及增产机理 [马子林]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10) 2254-2256+2272
-
油菜与蚕豆间作模式对油菜菌核病危害及产量的影响 [黄华磊, 李艳花, 肖长明, 刘涛, 石有明, 周燕] 上海农业学报 2018 (4) 48-52
-
豫东平原农杨复合生态系统胁地现象及其克服技术研究 [吴明作, 崔晶, 王谦, 赵勇, 苗蕾, 吕波] 河南农业科学 2013,42 (12) 1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