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1956-2017年黄河上游水沙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22 (3) 1-9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1956-2017年黄河上游水沙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Scie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22 (3) 1-9

1956-2017年黄河上游水沙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作  者:
范俊健;赵广举;穆兴民;田鹏;王瑞东
单  位:
鄂尔多斯水文勘测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黄河上游;径流量;输沙量;水沙变化;水沙关系;
摘  要:
为明确黄河上游径流输沙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BFAST检验、水沙关系曲线以及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分析黄河上游兰州断面以上4个水文站1956—2017年径流输沙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表明:黄河上游唐乃亥站的年径流输沙呈非显著减少趋势,贵德、循化和兰州站的年径流输沙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且径流输沙的减少量沿程增加,趋势更为显著。黄河上游水沙变化的突变年份发生在1968和1986年,佐证了上游大型水利工程的显著调控影响。河流径流量变化较为平缓,最大减幅为20%;输沙量变化较为强烈,1987—2017年贵德、循化和兰州站减幅均>70%。不同时段的水沙关系曲线表明,黄河上游各站点水沙关系于1986年后发生显著改变,河道输沙特性发生明显变化,河道输沙量明显减少。不同时段内人类活动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均>98%,对径流量减少的贡献均>63%。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是黄河上游水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大规模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水利工程能够有效拦蓄泥沙,调控径流、输沙关系。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1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