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疫霉属卵菌性别产生与演化的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1) 101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疫霉属卵菌性别产生与演化的研究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1998 (1) 101

疫霉属卵菌性别产生与演化的研究

作  者:
王建营;郑小波
单  位:
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
关键词:
疫霉属;诱变;氯唑灵
摘  要:
以化学农药氯唑灵诱变天然同宗配合疫霉种(Phytophthora cactorum)的5个野生型菌株,获得了其中4个菌株的稳定异宗配合变异株,诱变率最高可达1.1%.确定了氯唑灵处理诱导疫霉发生异宗配合变异的最佳浓度和处理时间的组合.对于本试验的供试菌株,氯唑灵的有效诱变浓度为10~40μg/mL,处理时间为3~8周,但对于不同菌株,氯唑灵的最佳诱变浓度和时间有一定差异.所获得的异宗配合变异株在12℃、黑暗条件下保存,两个月内有40%左右的菌株保持异宗配合特性,7个月以后仍有2个变异株保持异宗配合特性.绝大多数异宗配合变异株单游动孢子后代中都有一定比例的异宗配合菌株,最多可达98%.在异宗配合变异株的单游动孢子后代中出现了A_1A_2、A_O、A_1、A_2、[A_1,A_2]5种交配型的菌株,上述各交配型在单游动孢子后代中均持续分离:A_1交配型菌株后代出现了A_1、A_2、[A_1,A_2]、A_O交配型;A_2交配型菌株后代出现了A_1、A_2、[A_1,A_2]、A_1A_2、A_0交配型;[A_1,A_2]交配型菌株后代出现了A_2、[A_1,A_2]、A_1A_2交配型,而部分回复为A_1A_2交配型的菌株后代也出现了A_2.[A_1,A_2]、A_1,A_2等多种交配型;A_0交配型菌株后代出现了[A_1,A_2]、A_1A_2及A_O交配型.上述结果提示疫霉属卵菌性别的产生是由同宗配合演化为异宗配合并?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7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