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梅花鹿KGF的基因克隆及在不同时期顶端茸皮组织的表达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2,27 (6) 154-161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Cloning of KGF gene from sika deer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antler tip skin tissues at different stages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22,27 (6) 154-161

梅花鹿KGF的基因克隆及在不同时期顶端茸皮组织的表达分析

作  者:
郭梦雅;韩若冰;邢海华;张芙蕊;李和平
单  位: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
关键词:
梅花鹿;KGF基因;基因表达
摘  要:
为分析梅花鹿KGF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鹿茸生长不同阶段顶端茸皮组织的表达差异,以雄性梅花鹿茸皮组织为试验材料克隆梅花鹿KGF基因,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KGF基因在梅花鹿鹿茸顶端不同生长阶段的茸皮组织中的表达量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成功克隆获得梅花鹿KGF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全长为585 bp,共编码194个氨基酸;KGF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具有跨膜结构的不稳定的亲水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2 489.17,理论等电点pI为9.35;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2)通过Blastp功能比对显示梅花鹿KGF基因与马鹿、白尾鹿、牛、野牛、山羊的相似性均在99%以上;3)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KGF基因的表达量在梅花鹿鹿茸前期与中期、前期与后期的顶端茸皮组织中差异显著(P<0.05),其在中期的表达量是前期的(2.158 5±0.014 1)倍,后期的表达量是前期的(1.728 5±0.225 3)倍;其表达量在中期与后期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本研究发现梅花鹿KGF基因在进化中的保守性较高,对鹿茸的生长发育与组织修复有重要作用,其在不同时期茸皮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存在差异.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鹿茸生长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为哺乳动物的组织创伤修复提供参考.
译  名:
Cloning of KGF gene from sika deer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antler tip skin tissues at different stages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9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