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青海湖裸鲤的游泳能力及鱼梯通过效果 渔业科学进展 2022 (2) 44-52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青海湖裸鲤的游泳能力及鱼梯通过效果 Progress in Fishery Sciences 2022 (2) 44-52

青海湖裸鲤的游泳能力及鱼梯通过效果

作  者:
李新丹;肖新平;周卫国;罗江;周杨浩;荣义峰;祁洪芳;史建全;杜浩
单  位:
青海湖裸鲤繁育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临界游泳速度;洄游障碍;鱼梯;
摘  要:
本研究采用递增流速法对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野生洄游群体和人工养殖1龄、2龄群体的临界游泳速度进行测试,采用固定流速法和人工模拟鱼梯对野生群体的克流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野生洄游组的绝对临界游泳速度(Ucrit)(35.73±6.56)cm/s与养殖1龄组(31.66±9.97) cm/s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养殖2龄组(57.77±10.25) cm/s (P<0.01)。比较分析表明,养殖1龄组(3.25±1.42) BL/s、养殖2龄组(2.71±0.61) BL/s和野生洄游组(1.71±0.35) BL/s的相对临界游泳速度(U’crit)随体长和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1)。野生洄游组雄鱼的U’crit(1.96±0.27) BL/s显著高于雌鱼(1.54±0.31) BL/s (P<0.01),而养殖1龄组和养殖2龄组中不同性别间无显著差异(P>0.05)。青海湖裸鲤野生群体在高流速100 cm/s时的持续游泳时间极短(27.67±5.67) s,持续游泳时间与水流速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野生洄游群体在3级不同鱼梯的通过率差异显著(P<0.01),最低通过率仅为36%。本研究表明,青海湖裸鲤作为高海拔、高盐碱环境的典型冷水性鱼类,其游泳能力相对较弱,在洄游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水坝等障碍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鱼梯设计和优化及青海湖裸鲤洄游群体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7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