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1957-2017年河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14) 231-236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1957-2017年河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1 (14) 231-236

1957-2017年河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作  者:
沙慧敏;李琪;何乐;孙锡鹏;曹强;胡正华;乔云发
单  位: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关键词:
潜在蒸散量;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季节分布;干旱;河南省;
摘  要:
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全球平均气温开始持续上升,干旱灾害也日益严峻,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河南省是全国干旱地区小麦作物主产最多的省份,基于河南省17个国家标准气象站1957—2017年的气象资料,利用彭曼-蒙特斯公式计算河南省近61年的潜在蒸散量,分析河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间变化特征,采用M-K法分析潜在蒸散的突变情况,利用ArcGIS分析潜在蒸散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57—2017年河南省潜在蒸散量年际变化呈现下降趋势,蒸散量在9041 252 mm,其中春季潜在蒸散量呈上升趋势,其他三季呈下降趋势。通过突变检验得知,1973年为年潜在蒸散突变年份,1969、1977、2003、1971年分别为四季突变年份,春季水分亏缺最严重,远高于其他季节,因此河南省春旱情况严重。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呈现缺水现象,但南部地区如信阳市却出现降水量高于全年蒸散量的情况。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65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