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19世纪俄国多余人形象分析 农家参谋 2017 (14) 275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19世纪俄国多余人形象分析 The Farmers Consultant 2017 (14) 275

19世纪俄国多余人形象分析

作  者:
孔令慧
单  位:
辽宁大学
关键词:
19世纪;俄国;多余人;形象分析
摘  要:
"多余人"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产生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尤为盛行的19世纪上半叶。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里的罗亭;冈察洛夫《奥洛摩夫》里的奥勃洛摩夫等,都是"多余人"这一系列形象的典型代表。"多余人"现象作为社会现实在文学作品中的真实反映,它的发展和演变是一个历史过程,有其必然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6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