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黄脚胡蜂;个体发育史;生活史;行为与习性;天敌
摘 要:
[目的]黄脚胡蜂(Vespa velutina Lepeletier)是一类重要的经济昆虫和天敌昆虫,对中国云南等地区农林业生产、胡蜂养殖业发展及以其为基础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生物学特性目前尚缺少系统的研究报道.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黄脚胡蜂资源,本研究对其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方法]采用室内与野外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蜂进行系统研究,从其个体发育史、年生活史及主要行为习性和天敌种类等方面详细记述该蜂的生物学特性.[结果]黄脚胡蜂以休眠的成虫形态越冬,翌年3月末至4月初出蛰.该蜂一生共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发育阶段,其中卵期约为4.8d,幼虫期约为10.3 d,蛹期约为11.1d,成虫分为蜂王、工蜂和雄蜂三型.自然条件下,该蜂6:00外出活动开始,12:00~14:00活动高峰,20:30活动停止.该蜂常以蛾类、蜜蜂等昆虫为食,偶尔也见其会访问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蛛丝毛蓝耳草(Cyanotisarachoidea)等植物花朵和取食果实汁液.该蜂多用桉树(Eucalyptus robusta)植物纤维作筑巢材料.该蜂的天敌主要包括同种胡蜂与双色胡蜂(Vespa bicolor)的创始蜂王以及鸟类、蜘蛛和蚂蚁等.[结论]在云南,黄脚胡蜂的发生期为3月,有别于前人报道的5月及无越冬现象.与其他地区的黄脚胡蜂比较,云南地区该蜂在昼夜外出飞行节律、蜂群转移、食物、访问植物种类及天敌种类上均有所差异.该蜂一雌多雄的交配行为与前人报道相同.这些差异可能与黄脚胡蜂对云南高原环境产生生态适应性有关,其适应机制需进一步探索.
译 名:
Bionomics of Vespa velutina Lepeletier (Hymenoptera: Vespid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