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2018年夏季普里兹湾西侧痕量元素水平分布初探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0 (5) 789-800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2018年夏季普里兹湾西侧痕量元素水平分布初探 Journal of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2020 (5) 789-800

2018年夏季普里兹湾西侧痕量元素水平分布初探

作  者:
高春梅;韩乃旭;朱国平;丁国栋;周梦潇;曹樟;方涵;杨行
单  位: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
关键词:
南极;普里兹湾;痕量元素;浮游植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摘  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痕量元素在南大洋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分布以及可能的来源,利用原子荧光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普里兹湾西侧(62°S~67°S和50°E~72°E)44个站点的表层海水样品中铜、铅、镉和砷的含量.结果显示,普里兹湾西侧水域表层海水铜、铅、镉和砷平均浓度分别为(1.440±0.184)μg/L、(0.250±0.037)μg/L、(0.060±0.007)μg/L和(3.520±0.128)μg/L.通过进一步分析表明,普里兹湾西侧表层海水中痕量元素的浓度处于较低水平且在此海域内浓度变化不大.并且,叶绿素和盐度与铜、镉、砷和铅相关性及显著性并不明显,且存在差异.此外,普里兹湾西侧痕量元素的主要来源与冰雪融化、大气及由大陆所携带痕量微粒的输送、人为活动的增多以及浮游植物的分布和摄取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7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