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栽插密度对丰优香占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3) 66-71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栽插密度对丰优香占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1 (3) 66-71

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栽插密度对丰优香占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作  者:
姚义;张明伟;陈京都;唐建鹏;谢成林
单  位:
江苏省扬州市农业农村局
关键词:
稻虾共作;机插密度;产量;品质;水稻;
摘  要:
为提高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产量及其经济效益,以常规机插秧种植模式为对照(CK),研究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栽插密度下,丰优香占群体结构、产量以及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的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略有提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均低于常规模式,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稻虾共作模式生育前期的群体茎蘖数小于常规模式,生育后期茎蘖数下降速度慢于常规模式,最终穗数仍略低于常规模式,成穗率高于常规模式。稻虾共作模式各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孕穗、齐穗、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孕穗期-成熟期群体生长率均高于常规种植,后期剑叶较常规种植模式具有更好的光合特性。DX16密度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较高;齐穗期和乳熟期具有较高的剑叶SPAD值和剑叶净光合速率。DX16处理有效穗数较多,具有最高的成穗率,穗粒结构协调,产量最高,达8 798.25 kg/hm2,显著高于DX14和DX18处理。随着栽插株距的增加,丰优香占稻米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均呈增加趋势,其中胶稠度在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而密度对胶稠度影响较大,但对其他品质指标的影响较小。综合考虑,稻虾共作模式下,丰优香占适宜采用16 cm栽插株距,有利于水稻产量稳定和稻米品质提高。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1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