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长江经济带人口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21
(5)
375-379
长江经济带人口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
作 者:
陈锡才;彭燕梅;王学良;许永涛;王天强;潘玉君
单 位:
楚雄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关键词:
人口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空间特征;长江经济带;
摘 要:
人口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对长江经济带战略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协调度模型对2000—2018年长江经济带人口与土地城市化的协调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用灰色系统预测2021年的协调度,在此基础上选取2000年、2018年和2021年的协调度数据并用Arcview 3.3软件制图探索协调度的时空格局,最后用变异系数分析法分析协调度的时空动态差异,从而揭示协调度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 2000年协调、相对协调、相对不协调和不协调4种类型在长江经济带上相间分布;(2) 2018年相对协调类型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上游地区,相对不协调类型在长江中游和下游地区集聚,不协调类型区域重庆、湖北和上海呈现"飞地"分布的空间格局;(3) 2021年不协调类型区域四川、贵州和湖南在空间上呈"带状"分布,而安徽则被协调类型区域江西所阻断。协调类型区域江苏、上海、浙江和江西在长江下游集聚,与上游的云南呈现"飞地"分布的空间格局。相对协调类型区域重庆和湖北则在地理位置上紧邻。鉴于2021年的协调度空间格局及形成机理,为了长江经济带战略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