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中老缅交界区2005-2017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状况 水土保持通报 2021,41 (1) 245-251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Ecological Status and Land Use/Cover Change at Border Zone Between China, Laos and Myanmar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21,41 (1) 245-251

中老缅交界区2005-2017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状况

作  者:
张磊;武友德;李君
单  位:
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泰山学院旅游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孟加拉湾地区研究中心/缅甸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演变过程;生态状况;多国地缘交界区;中老缅接壤地带
摘  要:
[目的]以中老缅(中国—老挝—缅甸)3国接壤地带为例,通过对其土地利用/覆被的演变过程及生态状况的评估,为该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风险的降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遥感影像数据,通过构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趋势与状态指数等模型,对其2005-2017年的演变过程及生态状况进行测度.[结果]①研究区以林地、耕地为主导,土地利用组合的一致性较强,但作为多国接壤地带,该区土地利用程度存在一定的国别分异;②随时间演进,研究区土地利用的结构及变化幅度均发生了显著的时空及地类分异,其中林地扩张显著,耕地大幅减少而草地及水体的面积变化相对平稳,后6a的土地利用变化幅度整体高于前6 a;③12a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整体呈不平衡状态,各地类间的变化趋势与状态差异较为显著.随时间演进,受林地外延扩张态势减弱等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稳定性有所增强,但各地类间的变化趋势与状态差异略显增加;④2005-2017年,研究区生态状况整体改善,且国别与空间分异有所减小,12a间,老挝段生态状况整体较优,缅甸段次之,而中国段的生态状况相对较差,生态综合功能高值区与3国交界处间的距离整体减小.[结论]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的演变过程及生态状况存在一定的国别分异及阶段性变动特征,中老缅3国对其接壤地带生态本底功能的修复与提升工作正不断增强.
译  名:
Ecological Status and Land Use/Cover Change at Border Zone Between China, Laos and Myanmar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7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