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我国野生大豆的皂角苷成分研究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21 (6) 1372-1384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Research Progress in Soysaponin in Chinese Wild Soybean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2020,21 (6) 1372-1384

我国野生大豆的皂角苷成分研究进展

作  者:
王克晶;李向华;高桥秸也
单  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皂角苷;化学结构;遗传标记;遗传多样性;野生大豆
摘  要:
大豆皂角苷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降血脂、养肝、抗癌等功效.在国家自然基金资助下,近年来我们对中国野生大豆皂角苷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在国际上已知的5组类别大豆皂角苷之外,从中国野生大豆中鉴定出第6组,即β组新类别,同时发现4个新皂角苷成分A-αg、K-αg、KA-αg和HAb-αg,其中A-αg化合物被确认是A组、α组和β组皂角苷的总前体;(2)发现了控制C-22碳位阿拉伯糖结合的Sg-7位点;(3)鉴定出若干A0突变体、稀有的AuAe表型和高Bd含量的变异种质,并发现α组皂角苷成分的单独存在个体;(4)皂角苷成分表型及基因可以作为新的化学成分有关的遗传标记,通过此标记分析了中国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及地理分化;(5)我国南方区域野生大豆AaBc表型及Sg-4基因具有东亚最高频率,意味着是更具有原始祖本特征的区域群体,东亚野生大豆皆来源于我国华南及南方地区野生大豆扩散.
译  名:
Research Progress in Soysaponin in Chinese Wild Soybean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3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