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凡纳滨对虾地膜光伏集约工程化养殖试验 渔业现代化 2020 (1) 24-30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凡纳滨对虾地膜光伏集约工程化养殖试验 Fishery Modernization 2020 (1) 24-30

凡纳滨对虾地膜光伏集约工程化养殖试验

作  者:
陈燮燕;赵吉臣;唐圣利;陈金荣;何子豪;孙成波
单  位: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光伏养殖池;渔光互补;工程化;养殖模式
摘  要:
为研究地膜光伏工程化养殖模式的实用性,在地膜光伏工程化养殖系统中开展凡纳滨对虾养殖试验.地膜光伏工程化养殖系统由对虾养殖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组成.取3口池塘进行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试验,放养密度为500尾/m2,养殖试验周期100 d.凡纳滨对虾平均体长达到(9.77±0.11) cm,平均体质量(10.80±0.82) g.1号池塘产量为4.25 kg/m2,存活率为78.71%,饲料系数为1.22;2号池塘养殖产量为4.42 kg/m2,存活率为81.85%,饲料系数为1.18;3号池塘产量为4.07 kg/m2,存活率为75.37%,饲料系数为1.25.养殖期间8:00水温范围为22.5~31.0℃;15:00水温范围为22.5~32.0℃,日气温差最大为11.0℃,日水温差最大为2.5℃.养殖期间pH稳定在7.00~8.34.养殖期间亚硝酸盐氮(NO-2-N)0~8.47 mg/L,总氨氮(TAN)0~7.83 mg/L.地膜光伏工程化养殖模式养殖凡纳滨对虾,实现了对虾养殖和光伏发电的双重收益,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9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