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基于ZGS和TW模型的长江流域植被NPP时空演变特征 水土保持通报 2022,42 (1) 225-232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ti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Yangtze River Basin Based on ZGS and Thornthwaite Memorial Models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22,42 (1) 225-232

基于ZGS和TW模型的长江流域植被NPP时空演变特征

作  者:
徐勇;周清华;窦世卿;郭振东;吴杰峰;郑志威
单  位: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关键词:
长江流域;植被生态系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潜在NPP;实际NPP
摘  要:
[目的]研究长江流域陆地植被生态系统初级净生产力(NPP)的时空演变特征,为政府部门建立和调整生态功能恢复项目提供参考.[方法]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9年的降水和气温数据,采用周广胜—张新时模型(ZGS)和Thornthwaite Memorial(TM)模型估算NPP,并进一步利用皮尔逊相关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等,对比分析长江流域陆地植被生态系统NPP时空演变特征.[结果]①基于上述两个模型模拟得到的长江流域NPP时空演变趋势基本一致,相关系数R为0.982,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②2000-2019年长江流域陆地植被生态系统实际NPP与潜在NPP均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分别为6.85,2.74 g/(m2·a).③长江流域实际NPP和潜在NPP在空间上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低值区域主要分布在草地生态系统;高值区域大部分分布在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④2000-2019年长江流域实际NPP与潜在NPP呈上升趋势的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0.65%和84.81%,主要分布在云南、青海、西藏、四川北部及浙江、上海大部分区域;呈下降趋势的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9.35%和15.19%,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等地区.[结论]2000-2019年来长江流域各植被生态系统植被NPP均呈上升趋势.长江流域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政策在促进生态系统保护与发展方面成效显著.
译  名: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ti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Yangtze River Basin Based on ZGS and Thornthwaite Memorial Models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1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