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四川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兽类多样性的红外相机初步监测 四川林业科技 2020 (4) 129-136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四川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兽类多样性的红外相机初步监测 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 (4) 129-136

四川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兽类多样性的红外相机初步监测

作  者:
张鑫;郑雄;吉帅帅;高飞;冯彬;杨彪;李生强
单  位:
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四川九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成都兴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管理分局
关键词:
九顶山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技术;兽类多样性;相对多度
摘  要:
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四川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内大中型兽类进行监测研究,共在49个相机位点上完成7 457个相机日的调查工作量,共捕获野生兽类照片和视频7 339份,能够准确识别到具体物种的兽类照片和视频7 231份,独立有效记录1 190次,共准确识别出野生兽类4目11科18种,其余未能准确识别到具体物种的兽类记录为啮齿目中的鼠科、松鼠科和鼬科动物.18种野生兽类中,食肉目最多,为4科7种;其次为偶蹄目和啮齿目,分别有4科6种与2科3种.从独立有效记录来看,偶蹄目是拍摄记录次数最多的类群,占独立有效记录总数的67.14%;其次为灵长目(17.14%)和食肉目(10.09%).被列为国家一级和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分别为4种和5种;被IUCN红色名录评为"濒危(EN)"等级的有1种,"近危(NT)"等级的有3种,"易危(VU)"等级的有5种.物种相对多度指数(RAI)最高的物种为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RAI=6.91),其次为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RAI=2.27),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RAI=1.77),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RAI=0.98)和四川羚牛(Budorcas tibetanus)(RAI=0.80).本次调查获得了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内珍贵的野生动物红外影像资料以及部分兽类物种的分布信息,为后续持续监测工作以进一步更新、修订和完善保护区物种名录积累基础数据.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9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