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陕甘宁地区降水同位素云下二次蒸发效应 应用生态学报 2020,31 (11) 3814-3822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Sub-cloud secondary evaporation effect of precipitation isotope in Shaanxi-Gansu-Ningxia regio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20,31 (11) 3814-3822

陕甘宁地区降水同位素云下二次蒸发效应

作  者:
肖涵余;张明军;王圣杰;车存伟;杜勤勤;张宇;韩婷婷;苏鹏燕
单  位: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陕甘宁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云下二次蒸发;Stewart模型
摘  要:
大气降水过程中,雨滴由云层底部降落至地面经过不饱和空气时发生的蒸发现象,即为云下二次蒸发,这会使得降水同位素组成发生改变.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云下二次蒸发效应的时空变化及其成因,对探讨区域水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陕甘宁地区2018年3月-2019年2月187个气象站逐小时气象数据,采用改进后的Stewart模型,分析了该区域蒸发剩余比(f)与降水过量氘变化量(△d)的时空变化,并探讨了f以及气象要素与△d的关系.结果 表明:从小时尺度来看,该区域各省f与△d最小值均出现在白天,最大值出现在夜晚,即白天云下二次蒸发效应更明显.从月尺度来看,各省f、Δd月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最小值多出现在夏半年,最大值多出现在冬半年,即夏半年云下二次蒸发效应更显著.研究区f、Δd值在季节尺度上的空间变化一致:春季,东、西部地区较大,中部较小;夏季,西北部地区偏小,其他地区偏大;秋季,由南向北减小;冬季,中部、南部较小,西部及东北部较大,研究区不同季节云下二次蒸发效应的空间差异显著.陕甘宁三省(区)f与Δd的线性关系的斜率均小于1‰-%-1,这可能与该地区干旱半干旱气候具有较大关系.当气温较高,相对湿度、水汽压、降水量和雨滴直径较小时,Δd值较小,云下二次蒸发效应较明显.
译  名:
Sub-cloud secondary evaporation effect of precipitation isotope in Shaanxi-Gansu-Ningxia region, China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9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