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秸秆带状覆盖对旱地马铃薯土壤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24 (2) 461-468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秸秆带状覆盖对旱地马铃薯土壤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24 (2) 461-468

秸秆带状覆盖对旱地马铃薯土壤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作  者:
张建彤;马建涛;柴雨葳;吴炳权;王彦萍;韩凡香;程宏波;常磊;柴守玺
单  位: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兰州城市学院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秸秆带状覆盖;地膜覆盖;土壤温度;旱地马铃薯;产量
摘  要:
为明确西北半干旱区覆盖栽培对旱地马铃薯田土壤温度及产量的影响,于2021年在陇中半干旱区设置田间试验,比较了秸秆带状覆盖单行(S30)、秸秆带状覆盖双行(S50)、地膜覆盖(PM)和露地平作(CK)对旱地马铃薯土壤温度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S30和S50分别降低了马铃薯各时期的土壤温度0.8~3.2℃和0.2~1.7℃,而PM显著增加了土壤温度1.9~3.5℃,降幅和增幅分别以苗期和块茎膨大期最大;各土层间,S30和S50分别较CK降温1.4~2.8℃和0.2~1.4℃,降幅均以10 cm土层最大,而PM较CK增温2.3~3.3℃,增幅以15 cm土层最大;此外,秸秆带状覆盖在低温时段能抑制土壤热量的散失,高温时段阻碍地表对热量的吸收,而地膜覆盖增强了地表对热量的吸收,与CK相比,秸秆带状覆盖的温度梯度平均降低了12.2~13.9℃·m-1,降幅S30大于S50,而地膜覆盖的温度梯度提高了1.9~14.4℃·m-1;覆盖显著较CK增加了马铃薯产量,产量增幅表现为PM(16.1%)>S50(14.1%)>S30(8.4%)。在陇中半干旱区,秸秆带状覆盖能明显调节优化马铃薯田土壤温度,促进块茎的膨大及产量形成,是适宜于半干旱区马铃薯种植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0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