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气候变化下玉米根萤叶甲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植物保护学报 2022 (5) 1400-1410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气候变化下玉米根萤叶甲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Journal of Plant Protection 2022 (5) 1400-1410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气候变化下玉米根萤叶甲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作  者:
魏鹏;秦誉嘉;王振营;赵守歧;李志红
单  位: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农村部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防控重点实验室;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根萤叶甲;生物入侵;MaxEnt模型;潜在地理分布;气候变化;
摘  要:
为评估不同气候条件下玉米根萤叶甲Diabrotica virgifera virgifera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情况及适生区的空间格局变化趋势,通过筛选影响该虫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并基于其在全球的分布数据,运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预测其在历史和未来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地理分布范围和适生区空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所构建MaxEnt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平均为0.960,说明模型预测结果为优秀,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关键气候变量中最冷月最低温对玉米根萤叶甲的潜在地理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累积贡献率为44.5%。历史气候条件下,玉米根萤叶甲的总适生区面积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23.78%,高适生区主要分布于我国河南、湖北、陕西、甘肃、重庆、四川和云南等省市。未来气候情景下,玉米根萤叶甲在我国的总适生区面积略有减少,整体上呈现出南部收缩、北部扩张的趋势,原中南部的中、高适生区逐步转变为低适生区或非适生区。玉米根萤叶甲在我国的适生区较为广泛,适生范围涵盖多个重要玉米产区,对玉米安全生产威胁较大,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严防该虫传入我国。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22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