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不同树种配置模式对碳汇造林初期土壤碳变化的影响 江苏林业科技 2021 (1) 21-25,32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不同树种配置模式对碳汇造林初期土壤碳变化的影响 Journal of Jiangsu Fore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2021 (1) 21-25,32

不同树种配置模式对碳汇造林初期土壤碳变化的影响

作  者:
朱晓武;吴悦宏;纪燕玲;肖泽鑫;柳泽鑫
单  位:
汕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树种;配置模式;碳汇林;土壤;碳积累;
摘  要:
为研究不同树种模式模式碳汇造林对土壤碳的影响,该试验将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6个区组作为研究区,设计5个模式模式(各树种数量分数,模式1:台湾相思40%、木荷40%、马占相思10%、樟树10%;模式2:华润楠25%、红锥25%、樟树20%、米老排10%、木麻黄10%、水翁10%;模式3:马占相思30%、华润楠25%、山杜英25%、木麻黄10%、台湾相思5%、樟树5%;模式4:火力楠30%、秋枫20%、马占相思20%、台湾相思10%、米老排10%、木麻黄10%;模式5:台湾相思20%、木荷20%、樟树20%、木麻黄20%、火力楠15%、水翁5%),将12个树种随机种植在5个区组,另保留其植被原始状态的1个区组作为对照。4 a后对各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0—20 cm土壤层,5个模式与对照之间的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20—60 cm土壤层,模式2,3,4,5与对照之间的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模式1与对照碳含量之间无明显差异。土壤碳储量的大小顺序为:模式2>模式4>模式3>模式5>模式1>对照,5个模式土壤碳储量显著高于对照,模式2,3,4,5显著高于模式1,模式2,3,4,5之间差异不明显,模式2,4的土壤碳储量分别为(106.14±22.39),(104.72±28.63) Mg C/hm2。说明这2种模式土壤碳积累表现较高,碳汇能力表现较好。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0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