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小鳞拟松鲷生长、形态特征及核型分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1) 80-86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小鳞拟松鲷生长、形态特征及核型分析 Journal of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2021 (1) 80-86

小鳞拟松鲷生长、形态特征及核型分析

作  者:
宋红梅;屈政委;汪学杰;牟希东;刘超;刘奕;胡隐昌
单  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小鳞拟松鲷;形态特性;染色体;核型;
摘  要:
为了解小鳞拟松鲷Datnioides pulcher生长、形态特性及细胞遗传背景,随机挑选10尾小鳞拟松鲷成鱼作为解剖样本,对其内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观察,选取2尾雄性成鱼进行染色体核型研究,再选取50尾幼鱼进行生长特性试验,共养殖155 d。结果表明:小鳞拟松鲷体侧扁,侧面观近似橄榄形,体被细小鳞片,侧线完全;背鳍(D.)为Ⅺ~Ⅻ15~17,胸鳍(P.)为16~18,腹鳍(V.)为Ⅱ5~7,臀鳍(A.)为Ⅲ~Ⅳ9~12,尾鳍(C.)为15~17;脊椎骨数量为22~24,左右两边各具4对鳃弓,第一条鳃弓外鳃耙16~19;小鳞拟松鲷在165日龄时,瞬时生长率最大,生长最快;在幼鱼阶段体质量(y)与体长(x)呈幂函数关系,即y=0.025 3x3.025 1(R2=0.991 2),为异速生长;以小鳞拟松鲷肾细胞为试验材料,采用空气干燥法制片,对其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小鳞拟松鲷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8=2m+2sm+20st+24t,臂数(NF)为52,且未发现与性别相关的染色体,核型符合高位类鱼类形态特征。本研究中对小鳞拟松鲷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和染色体核型进行量化描述,可为其种质鉴定和系统进化等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4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