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中华绒螯蟹幼蟹养殖池塘溶氧收支平衡状况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1 (4) 634-643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中华绒螯蟹幼蟹养殖池塘溶氧收支平衡状况 Journal of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2021 (4) 634-643

中华绒螯蟹幼蟹养殖池塘溶氧收支平衡状况

作  者:
姚宏心;马旭洲;张文博;贾延
单  位: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幼蟹;溶氧收支;光合作用;水呼吸;喜旱莲子草;机械增氧;
摘  要:
为研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养殖池塘溶氧收支概况,于2019年7—10月测定了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6口幼蟹养殖池塘的光合作用产氧量、喜旱莲子草呼吸耗氧量、幼蟹呼吸耗氧量、底质呼吸耗氧量和水呼吸耗氧量,并通过公式计算出机械增氧量及用差减法计算出大气交换溶氧量。实验期间,幼蟹养殖池塘光合作用产氧量始终小于水呼吸耗氧量,表层水体光合作用产氧量显著大于水呼吸耗氧量,中层和底层水体光合作用产氧量几乎为零。幼蟹养殖池塘各层水呼吸耗氧量无显著差异。机械增氧为池塘溶氧收入的主要因子,占溶氧总收入的72.32%;光合作用产氧量仅占溶氧总收入的3.66%;大气交换溶氧量占溶氧总收入的24.02%,整个实验期间均通过大气溶解获得氧。喜旱莲子草呼吸耗氧量约为光合作用产氧量的21倍,是池塘溶氧支出的主要因子,占溶氧总支出的80.51%;底质呼吸、幼蟹呼吸和水呼吸耗氧量分别占总耗氧量的4.19%、4.81%和10.49%。结果表明,幼蟹养殖池塘定期清理喜旱莲子草和合理掌握增氧机开机时间是有效维持池塘溶氧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0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